瀏覽: 來源:財精選 日期:2023-06-29 16:10
在當下,信用卡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及了,曾經有人揶揄地說過,沒有手機與信用卡的職場人是不完整的搬磚人。但是最近兩年,由于受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存在資金緊缺、還款困難的情況,也有部分持卡人遇到了平安信用卡催款的情況。急病亂投醫,可惜的是,有部分信用卡債務人不是選擇立即還款,而是選擇了相信網絡上的一些“代理中介”來解決信用卡催款的問題。
但實際上這些平安信用卡催款“代理中介”的背后是一些非法中介,他們誘導金融消費者委托其代理所謂的維權業務,然后通過各種違法違規手段惡意投訴,恐嚇、要挾金融機構進行非法獲利,現在已經形成黑色產業鏈,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經營秩序,并且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輕信這些平安信用卡催款維權中介,還會給消費者帶來以下這些風險:
風險一:個人信息可能會大量泄露。非法代理方要求客戶提供重要個人身份信息、個人金融敏感信息等,但在背后,這些信息可能會存在被非法代理方非法出售、非法使用的風險。
風險二:會造成個人信用、經濟方面的損失。部分非法代理方要求收取客戶若干比例的費用但之后卻直接拉黑客戶,造成消費者直接的經濟損失。同時,因為有的客戶輕信非法代理方所謂的“ 維權”方法,很可能因逾期還款,導致客戶個人信用遭到破壞。
風險三:可能會涉嫌違法犯罪。在一些非法代理方的誘導下,部分客戶參與編造事實、提供虛假材料,這可能面臨法律風險,涉嫌違法犯罪。
平安銀行信用卡持卡客戶黃某多次致電客服,以家庭困難、沒有工作等理由強烈要求銀行為其減免賬單中的逾期債務,并威脅投訴監管。后續,平安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客戶黃某提供的材料有多處疑點,逐向材料有關機構電話核實,對方也否認開具相關材料,黃某涉嫌使用虛假證明材料,于是平安銀行向當地警方報案;無獨有偶,信用卡客戶王某稱因疫情原因收入受損,提交證明材料要求減免其信用卡多次逾期債務,經相關方核查疑似材料造假后,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選擇向警方報案處理,王某最終對其通過中介偽造材料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處罰。
假如你也遇到了平安信用卡催款,為了避免出現像以上案例的嚴重后果,務必不能輕信催款維權非法代理中介,及時還款才是正道。如果暫時還款有困難,可以考慮平安信用卡的最低還款優惠條例,先還賬單的最低還款額度,雖然會被收取利息,但是可以在減輕還款壓力的同時,個人信用報告不受損,也算是兩難中的最優選擇。
聲明: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僅供網友學習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452106675